('陈成说:“姜娘子一来就往观樨苑去,现在应该在书房,属下也不好拦着她。”
晋王点点头:“知道了,都退下吧。”
他换下朝服,到书房去寻她,推门未闻人语,绕过屏风,却见玫瑰圈椅与宽阔的檀木案间伏着一个身影,高绾的云髻压在素玉色的袖间,露出一截纤长的后颈对着他。
不知来了多久,竟然就这样趴着睡着了。
晋王取出一件披风抖开,走过去,小心搭在她身上,发现她手边压着一本书,书封上题写着三个字:萤火集。
手中动作不由得一顿。
她是如何找到这书的?
此书的作者不是旁人,正是晋王。准确地说,是晋王将从萤在各种经史子集里留下的精妙批注,分门别类整理辑录成册,题名曰“萤火集”。
此事他前世也干过,夜不成眠时翻阅,如见她在眼前。
有时也提笔给她作注,试着为她妙手偶得的半句诗补出下句。可惜他才学远甚——事实上,放眼新朝进士、当科俊秀,配与她酬和者也是凤毛麟角。
十五载搜肠刮肚,难得也有几句自觉满意,总想请她品鉴,前世没有机会,今生又怕她瞧出端倪,所以敝帚自藏,从未给她瞧见。
没想到她却自己翻了出来。
晋王轻轻抽出《萤火集》,再三确认,的确是他藏在密匣里的那一本。
他转身去瞧博古架,在偏角的花瓶后有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罗盘,要按照某一顺序摆弄正确,密匣才会弹出。
晋王望着空荡荡的密匣沉思,既想不明白她为何会来翻找,又想不明白她是如何猜出了天干地支的排列。
“是我的八字,不算难猜。”
从萤不知何时醒了,依然枕在胳膊上,声音也懒洋洋的,令人错觉生出一种不拘束的亲近。
晋王回身望她,目光中有探询的意味。
从萤忽然轻蹙眉心,说:“抱歉,我腿麻了……”
晋王走到她面前,束起袖子半蹲下,抬起她的小腿给她揉按腿腹。先是握着脚踝处,虎口和两根拇指往上推到膝弯,反复几次梳理筋络,然后食指中指并拢曲起,抵着她腿腹最柔软处来回揉按,帮助血液流动。
他专心致志,动作熟稔,这期间,从萤一直在观察他。
看他苍白的额尖、秀逸的眉眼轮廓,看他光莹玉润、养尊处优的纤长手指。
若说像否,是真的不像,一个是雪覆长松,一个是火灼赤莲。但若说感觉……从萤确信,倘若此刻她闭上眼,她根本分不清是谁在为她揉捏腿腹,分不清是晋王,还是三郎……抑或是梦里的三郎。
梦里她嫁到了谢府,因三郎仍领二十四卫指挥使,常外出夜巡,至晚方归。
偶尔她会等他回来,不小心伏案睡着,被他唤醒时觉得小腿又麻又冷,三郎就会像如今这般蹲在她面前给她推按,直到她不舒服的感觉全部消退。
竟然连动作都一模一样,推完以后还会叮嘱她——
“若是乏了,就到小榻去歇,何必为了省这几步路,遭这番罪?”晋王如是说。
连话也一模一样,几乎一字不差。
从萤怔怔望着晋王。
其实她没有腿麻,她只是想试探些猜测,如今果如她所料,她却又不敢出言相问。
牙齿咬着唇,几番欲言又止。
晋王松开她的腿,起身走到八仙桌旁倒了杯水,将那《萤火集》顺手一搁,并未与她对视,却道:“想问什么就问吧。”
其实他从不曾刻意瞒她,有些事情,他害怕她知道,又隐隐期待她能发现。
两人的目光都落在那本《萤火集》上。
从萤沉吟了好半天,然后开口问道:“殿下今日去朝会,不知三郎的事,朝议如何定论?”
晋王微怔,神色黯了一瞬。
怎么还是问另一个?
是了……她今日来此,本就是为谢三,而不是为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虽然明知事实如此,可是见她找到了书,心里难免会有期待,如今期待落空,这番不甘心无论如何也压不下去,像梗在喉间的鱼刺。
他拾起《萤火集》晃了晃,问从萤:“关于这本书,你没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从萤说:“其实我大概已经猜到了。”
晋王:“猜到了什么,说说看。”
他的瞳仁幽漆如墨,又仿佛铜镜一样光亮,映着她,也流转着万千情绪。从萤望着这样的眼睛,只觉得心口也被他点燃,她错开眼,才能佯装心
平气和地与他说话。
她说:“猜到了在文曲堂以抄书为名、行资助之实的那位富家公子,原来就是殿下,我为经论作过的注解,殿下能不辞辛劳地删繁就简,辑录成册,也……也让我明白了殿下待我的一片真心。”
晋王问:“就这些?”
从萤犹疑着点点头:“其实这本书我尚未仔细翻看,我只是想随便找点什么打发时间,等殿下回来,只是尚未翻几页就睡着了……我昨夜实在太困了。”
晋王眼中难掩失望的神色。
她在撒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