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餐也相对方便。
面条现煮,浇上汤底。
无论是配上包子、鸡蛋,亦或者单独吃上一碗,都很不错。
人手富裕了确实有好处,品类稍微多一点,也能忙活的开了。
小侯刚才是按陈舟的吩咐来做的初版番茄面,不由得跟旁边的黄师傅,感慨两句:
“黄哥,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要多想。”老黄笑道。
短暂的接触,让他感觉,自己的小伙子同事,属于四肢发达型的,而且饭量也是真大,这都干下去多半盆沙拉了。
陈舟看着眼前的店,看着几名店员,不由得想起当初的老姑早点。
他的房东老姑,当初就是因为自己忙不过来又不舍得雇人,才导致的后续经验不善。
陈舟从中汲取了很多经验。
而向来话不多的郑阿姨,此时还真和陈舟聊起来这位老姐妹。
“老板,老姑说想来咱店里上班呢。”
陈舟疑惑:“这话还是大姨你过来之前她说的吧。”
当初陈舟找老姑帮忙介绍个靠谱的白案师傅,老姑确实在电话里开过这样的玩笑。
郑阿姨听后,摇了摇头,她其实并不知道这个事情。
“这两天才跟我说的。”
大姨非常把店里的事情当回事,陈舟之前和大伙说了要扩充人手之后,她第一时间就和老姑取得了联系。
然后,老姑还真有意向。
第208章再会老姑
指着店里当前的几个人,从早上干到晚上,忙活一日三餐。
那是非常不现实的。
人的体力精力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人也不能当上班的机器,成家的得陪家人孩子,没成家的也得有时间发展个人生活啊。
所以,陈舟想要拓展晚上的业务,确实需要补充新的人手。
跟在别的行业差不多,餐饮业的人员流通,也有很多是同事帮忙介绍的。
陈舟前几天在店里跟大伙说这事的时候,就有让大家帮忙留心的想法。
没想到郑阿姨效率很高,人脉也算不错,很快就有了着落。
更没想到,她给推荐了房东老姑。
听大姨话里的意思:
老姑从外地旅游回来,有点闲不住,过不惯陪老姑父在家喝茶的日子。
收租太无聊了。
所以很想趁着自己身子骨硬朗,再上几年班。
在接到郑阿姨电话之后,老姑一听社区食堂要招服务员,高兴坏了。
而郑阿姨评价别人好坏,标准非常简单。
她一脸认真地说道:“老姑这人,很能干,真中。”
郑阿姨对老姑的评价,虽然非常省略。
但是能看出来,已经很高了。
考虑到好歹也是自己的房东,怎么着也得接见一下,陈舟就跟郑阿姨答应了下来。
打算等老姑过来的时候,跟她聊聊。
几名店员听了老姑的故事后纷纷表示:
“看来越有钱越能干。”
“其实我之前在设计院上班的时候,院长还去找过房东降租金呢,原来房东就是我们院里的保安大爷。诶,师兄你还记不记得当初那个高大爷?哦对了,那时候你已经离职了。”
小师妹说起杂七杂八的事情,确实有点让人遭不住。
陈舟赶紧让她该干嘛干嘛去。
不过,说起正事,大姑娘还是很有条理的。
店里参加消费补贴的事情,她已经提交了申请,两个工作日内就会公示结果。
然后,王猛同志确实托熟人打听了一下。
就是走个流程的事情,审核已经通过了。
小师妹提起王队的熟人们,现在多了点愤懑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