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章(1 / 2)

('“所以商知府上任后的第一要事,就是驱逐海贼,他组织民兵,加强海防,短短半年,海寇之事平定了大半,但也因此可以说天妒英才。”

“延兴十八年的冬日,商衡安去州府向上官汇报工作结束后,返回莱州的途中,借宿一农户家,当夜觉得不妙,果然半夜有早就藏匿在深山数日的高丽匪人入侵,商知州组织百姓防御,击杀外匪数百人,他为了保护一位幼童中了流矢,半月后,伤重而亡,殁年二十三岁。”

商雪延听到这里,心口骤然一疼,呼吸都空白了两秒。

“消息传回了上京,帝王起居注里曾写,平宗得知这个消息,既哀且叹,所以我一直觉得平宗是非常欣赏这位后辈的,商衡安的养父是德远侯,虽然这位是个富贵闲人,任的都是虚职,但毕竟是从太祖时期传下来的侯爵,说不准商衡安小时候就见过平宗皇帝。”

“自己看大的后辈,有貌,有才,有能,有德,假以时日,必定是股肱之臣,兰摧玉折,怎么能不伤心感慨呢。”

“我自己聊到这里,其实也是感慨万千,大家都知道由江合桐主导的双庆新政,毁誉参半,褒贬不一,江合桐的是文学巨匠,才华横溢,可是他太理想,做事太激进,其实我在想如果元康九年,商衡安在世,这位商知州刚开始参政的确生涩,还能做出被皇帝厌烦的事,平宗老年时虽然性情暴戾了一点,整体还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仁和君主。”

“只是小贬官,要是换了武宗,庆宗,我看中你你还挑三拣四,说不准就直接给拖出去砍头了,但后来他在嵩县,莱州为官的几年,手段都非常成熟老练,不像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所以我说他是一个天生的政治家,而且心有百姓,如果十五年后的新政有他的参与,说不准变法就会成功,大安也会迎来一场盛大的中兴。”

“但历史没有如果,死了就是死了。”

“江合桐少年时写故友,写大暑在明堂,忽遇锡之,便觉清风来拂人,称赞他好友容貌不凡,大暑的日子看见他,都觉得清爽舒畅了。”

“商衡安青年早逝,三十年后,江合桐垂垂老矣,却依旧不忘少年好友,写雨声凄凄,忽忆锡之,遥望莱州,大恸魂绝,三十年后,也会怀念起颖悟绝伦的少年,当然,他青年时怀念好友的诗词也不少。”

“好了,话到这里,我们说点轻松的内容吧,后来后人整理眠舟先生文稿,看到他少年时写过的一些杂记,其中还有一些内容,和商衡安相关,有一年他们在国子监读书,国子监是寄宿制,学子半个月才能放假两日,有一次吧,商衡安的弟弟生病了,商衡安就很担心啊。”

“于是晚上就偷偷溜出国子监跑回家看望弟弟,第一天没被发现,第二天也没有被发现,第三天被国子监博士发现了。”

“商衡安被罚策论五篇,因为江合桐和商衡安住在同一间宿舍,有包庇之罪,罚做策论三篇。”

商雪延目瞪口呆,他记得他在大哥在国子监读书的时候,有一年春日的确生了病,大哥每天晚上都回家看他,他还疑惑,国子监可以每天都回家吗?他告诉他,他向博士禀明家人生病,心忧不止,于是大人同意他下课后回家,原来他每天晚上是偷跑出来的吗?

怎么出来?翻墙吗?

商雪延有点想象不出来他少年时翻墙的样子,他轻笑一声,接着往下听。

青年继续讲道:“还有一次,是商衡安在嵩县做县令,送了一些特产回京,嵩山的柿子干很甜很好吃,吃过一次后,江合桐写信,说来年多寄一点,他喜欢吃。”

“但第二年,送给他的依旧没比去年多,江合桐就写信问他,今年柿子的收成不好吗?”

“商锡之是这样回的,吾弟甚喜之,吾欲多予之,君已得一筐,岂有不满之理?”

“我的弟弟也很喜欢柿子干,我要把多的送给他,你已经得了一筐了,你凭什么还能不满意?”

“就挺有意思的哈,再加上史书记载的求马一事,我个人是觉得商衡安是个弟控,且弟控的属性很重,不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各位意下如何呢?”

“好了,今天商衡安的故事讲到这里了,我们下次再见。”

商雪延专注地听完十几分钟的长视频后,眼睛眨了眨,他虽然翻看了一些安朝的历史,想要找到父母的结局,但没有相关的记载,这很正常,他的父母在历史上不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但关于江眠舟的事,关于帝王起居注,他从来没有去看,当然不知道这几件事。

视频缓存后,商雪延点开了评论区。

【老师讲得真好】

【怎么说呢,死的的确太早了,二十三岁,现在就是大学刚毕业吧】

【商衡安的确聪明能干,嵩县当时的环境十分恶劣,他的手腕不仅高超,还很圆滑,如果多活个十几年,可能大安后来的走向就不是那样了】

【特别赞同老师说的弟控,他少年时给他弟弟写过一首夸夸诗,大家来点评一下“疑是神仙骨,不然秋水魂”】

【提前说明一下,关于商衡安写诗作赋的水平,江合桐是这样点评的,唉,唉,唉!糟,糟,糟!!】

【怀疑他是神仙的骨头做的,或者秋水的魂魄为人,我觉得写还挺好的,内敛情拙的少年没把满腔的真感情放进去我是不相信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