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章(2 / 2)

只见刘伯深从怀里掏出一小包纸皮色的东西:“今夜,你再去试一次。”

从京城到岷州避暑山庄,路途遥远,艳阳高照,不出两个时辰,车队明显慢了不少。

姜妄南还是穿着太监衣服,与萧权川同乘,后者握着他的手,一手执朱笔,静静听着孙年海在一旁念奏折,尖声尖气,念罢,批红熟络。

姜妄南听不懂复杂的奏折,便小口小口吃着糕点,望着莽莽蓁蓁的树林慢慢拉远,一片片金黄灿烂的稻海映入眼帘。

农忙季节,男女老少卷高裤脚,弯腰割禾,你一言我一语,你唱我和,黝黑发红的皮肤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姜妄南不禁蹙眉。

奇怪,这种美好场景没在书里出现过吧?

依稀记得,赵国暴君萧权川专政蛮横,许多百姓赋税繁重,食不饱已不足,苦不堪言。

暴君身入民间,应当有流民起义拦驾才对。

“当年啊,陛下也算是熬过去了。”孙年海的声音忽而在耳边响起。

“孙公公,此话怎讲?”姜妄南纳闷道。

第41章时机

“娘娘有所不知,赵国自从实行太上皇的柔政之策,三年前国库就已经虚空。”

柔政之策倒是有些印象,顾名思义,不打仗不强兵不侵犯他国领土,以和为贵,以平息事。

然而,世道总是我不犯人人会犯我,太上皇,也就是萧权川他那瘫痪在床的爹,遇上这种事情,就主要采取柔和的手段解决。

历史上公认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和亲,可是,太上皇膝下无女,不得不以银钱肉帛作为交易。

明明停歇了战火,社会看似非常和平友爱,但在这海市蜃楼的背后,国库一日比一日瘦削,更多的百姓一日比一日艰难。

孙年海继续道:“攻打越国又迫在眉睫,陛下为了凑足十万铁骑的粮草,破天荒推行了烽火令。”

“烽火令?”

没听说过。

“不错,先跟百姓借用粮食,以白纸黑字写下债条,待战乱平定,休养生息后,以双倍价值还之于民。”

“这样啊。”

可想而知,要供足十万铁骑的后援,不是一家出几箪粮食那么简单,但凡应承了烽火令,那就注定吃了上顿没下顿。

倘若遇蝗灾旱灾水灾,百姓又没余粮,国家更是靠不住,岂不沿街流民乞丐?

也对,原书都是跟随原主受的视角,读者对攻所做的事情必然有盲区,烽火令就是其中一件。

孙年海一想起当年之事,不免叹了口气:“当时,除了任相,满朝文武皆上书反对,外患未解,内忧又起。那段时间,陛下顶着天下人的唾骂强行此令,可谓是日日劳心,夜夜不寐啊。”

姜妄南不解问:“明明国库虚空,陛下为何执意要十万兵力发起战争?”

这不是没苦硬吃、没事找事吗?

孙年海意味深长看他一眼,又觑了一眼支头睡着的萧权川,更低声道:“娘娘真不知道?”

姜妄南摇摇头。

孙年海的表情显然不大信。

“跟我有关吗?”

“全然由娘娘而起。”

我?不,是原主受吧?

到底怎么回事?

他想破脑袋,满脑子只记得黄色情节,早已想不起权谋线了。qaq

“公公可否提个醒?我不大记得从前之事了。”姜妄南干笑道。

孙年海张了张嘴,萧权川便睁开眼。

姜妄南咬了一口糕点,看向继续认真批阅奏折的萧权川,又看看窗外怡然自得的黄发垂髫,食不知味。

撇开杀孽不说,眼前这人,有谋有略,目光长远,短短五年,做到国库充盈,军力强盛,百姓和乐,人人有饭吃。

批阅时有模有样,思虑周全,判决果敢,怎么不算是一位好皇帝呢?

“南南看着朕想什么?”

许是他太过安静了。

“没什么,唔……就是觉得,陛下是个很厉害的人。”

萧权川挑起一边眉毛,大臂一揽,将其抱上自己大腿:“哦?如何说?”

孙年海默默退下。

“就……很厉害啦,也不知道怎么说。”姜妄南词穷。

厉害到……高深莫测?

萧权川宠溺一笑,捏了捏他的脸颊,软乎乎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