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步进门,朱寿就看到里面已经挤满了人。
这些人或坐或站,坐在前面的三人,穿的衣物面料都不错,显然就是承包这个工程的商贾。
站在他们身后的,则都是一些面色黝黑,孔武有力之人。
不用问,这些人就是商贾们手底下的匠人。
大明的房地产行业,其实还是挺发达的。
立国之后,老朱把匠人的户籍编为一册,还专门在应天府划定了一个区域让他们聚集起来。
匠人们的社会地位虽然不高,但在明朝,有手艺傍身,收入真的不算低。
比如在宗人府从事“裱褙玉牒”的工匠,每月工食银为1.5两,全年收入在18两左右。
不过普通的匠人,就没有那么好的待遇了。
他们没有田产,想要积累财富,除了朝廷摊派的活计之外,还得自己去找点外快。
正好国朝初立,百废待兴,他们也不缺工作的机会。
一些专门从事建筑行业的商贾,自然就是他们最好的合作伙伴。
这些商贾,可不像是后世的包工头,拉起一些人来就能干。
反而,这样的商人,手里往往掌握着原材料的供应链。
只要有钱,云贵川蜀的名贵木料,海外的稀奇材料,他们都能给你弄来。
当然,不管是在什么时代,给朝廷打工自然是最省心的利润来源。
不过,这次长干里重修,其实真正的大建筑商也看不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