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
大明朝堂步入正轨,奉先殿那边只是退朝后去祭拜一下,平时还是那些王爷们在那里。
远在封地的王妃们也陆续回来,跟命妇们一起操持这些事情。
奉天殿上,召开了大朝会。
“孤觉得眼下整饬吏治,势在必行,而吏治的根本问题在于,官员的权力过大!孤决定,分权!谁赞成,谁反对?”
朱雄英坐在那里,目光扫视群臣。
这些日子,朱雄英整理了一下脑海中后世的官僚体系,觉得分权是个很好的想法。
朱雄英这话把大臣们吓得不轻。
当官就是为了权,把手上的权力分出去,谁能乐意?
不过,分权就代表空出来的位置多,能塞自己人!
所有这有好有坏,自己独掌大权自然是最好的,要是不能,那也要安排自己人掌权。
但是还没有人站出来反对,齐齐看向了徐达和李善长,毕竟这两位是相国。
徐达推了推李善长。
毕竟李善长是左相国,他是老大。
李善长在众人眼神的注视下,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道,“殿下,不知你想如何分权?”
“首当其冲的就是六部!刑部负责死刑复核、刑罚政令、案件审理的最终决定权,这可以不动。
礼部的话,把教育、礼仪一分为二,工部把住建、兵器制造一分为二,吏部仍执掌天下升迁,也不动。
户部以后只管全国税收,土地、粮食、商业全部分离出来,五军都督府并入兵部,收回兵部决策权。
以后兵部只负责各地兵马调动,这下达兵马调动命令的单独的组建一个委员会,由皇帝主管,分四位臣子协同。
同时,所有正职全部增加一个副职,尚书之下,侍郎之上,加一个副尚书!各级官员也是一样。
尚书的品级重定为正二品,副职为从二品,左侍郎为正三品,右侍郎为从三品,正一品也设实权职位。”
朱雄英直接先分了六部的权。
冲击最大的就是户部,以后户部只管税收了。
朱雄英的话,让所有人都震惊了。
要不要把权力分的这么细啊。
分权了不说,还要弄个副职出来再分一次权。
而且直接收了臣子的调兵权。
说要搞什么委员会,虽然有臣子协同,但是那他妈不还是等于兵权全给了皇帝吗?
“殿下!这是不是分的太多了?每多一位官员,俸禄就多一分啊。”
李善长找了个很合理的理由反驳道。
朱雄英摆摆手,“吏治清明,比什么都强!你们这些人只要少贪点儿,大明就不会缺官员的俸禄了。”
朱雄英的话让李善长一阵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