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皇后的话,无疑是再度表明立场。
朱雄英可以自主决定军国重事,我负责把握大方向。
“是,是,臣知罪。”这个官员磕头,默默站回原位。
朱雄英看向李善长,“李相国,你是总百揆的百官之首,你觉得孤刚刚的话,可否实行?”
李善长再次站了出来,“殿下,军政分离,臣赞同。”
不把兵权给武将,也不把兵权给文官。
而是收在以皇帝为主的委会之中,到时候委员肯定是文武都有。
看似文武和皇帝三足鼎立,实则皇帝最终拍板。
这丫的皇帝有一票否决权,还有最终决定权,这还让普通人咋玩?
“孤说的不是军政分离的事情,孤问的是官场改制的事情。”朱雄英压根不给李善长和稀泥的机会。
你别想搪塞过去。
李善长听到这话,也知道躲不过去了,很是无奈,这就是宰辅啊。
看似风光,实则身为皇权和臣权的枢纽,夹在中间多让人为难啊。
“这个……臣想听听徐相国的意见。”
李善长直接把锅踢给了徐达。
徐达脸色一黑,你丫的是中书省老大,你把锅往二把手身上踢干啥。
不过徐达还是站了出来,扫了眼淮西集团的兄弟们,微微颔首,便道,“臣赞同改制分权!因为权力不集中,有两大好处,其一,避免君臣相对立,君疑臣,臣忌君,其次,可以免去马放南山、刀剑入库的最终结局,身为武将,臣赞同。”
徐达怕弟兄们不理解自己,索性把话直接挑明了说。
分权,最起码手上还有权!
而且权力不过于集中,那么不至于引起帝王猜忌,不用担心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而且权力分了出去,那么就可以现有的地位。
否则一旦功劳过大,且权力过大,那就只能马放南山。
戎马一生的大家,想必不想大权在握的时候回家养老吧?
徐达都把话说得这么明白了,还有谁听不懂?
武将只是莽,并不是蠢。
汤和第一个站出来响应,“臣附议!”
汤和想要辉煌,不想回家养老,身处高位,不遭猜忌,兵权少点儿,从政的权力大了啊,反正总比马放南山要好。
李文忠跟着站出来,“臣也盛赞殿下灼见!”
李景隆太耀眼了,过几年搞不好就得被雪藏,一旦被雪藏,再想起复就不容易了。
分权没什么不好的。
无非是多个吸引火力的而已。
只要身处高位,那不还是大权在握吗?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看似投票表决,实则为何不能大权在握?
无非是政敌多了些而已。
常茂站出来道,“殿下指哪臣打哪,就按殿下说的办!”
常茂听不懂朱雄英巴拉巴拉的说啥。
但是,这个大外甥总不至于坑舅舅吧?
而且,常茂压根没有从政的想法,也不打算当什么高官,只要打仗的时候叫上常茂就行,其余的无所谓。
再者说,舅舅都不力挺外甥,那还指望别人看得起自己外甥不成?
而蓝玉想起了那天徐达说的话。
若是之前,想要善终恐怕只能激流勇退。
但现在,不需要激流勇退,只需要分权就行!
权力小点儿,总比一点儿没有要好吧?
兵权虽然归了皇帝,但只要打仗,不还得用咱们武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