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离开后,中书省就颁布了朝廷的旨意。
江南集团爆发大地震。
“申国公邓镇嗣领兵平叛?什么玩意儿?平叛这个词是这么用的吗?”
“军队下场平叛,完犊子了,人家连名单都不需要,只需要坐标。”
“老老实实补足盐税,既往不咎?违者抄家抵债?”
“朝廷这是在向我们江南集团宣战?”
“宣战?你们也配和朝廷打仗?经济仗吗?可笑。”
“就是,军队一旦下场,那就是不讲规则的!经济?呵呵,能挨几炮啊?”
“老老实实纳税吧!现在还只是在规则内办事儿,真要是军队下场,天街踏尽公卿骨,黄巢再现不是没可能的。”
“就是,别拿自己太当回事,朝廷什么都缺,缺钱缺粮,就是不缺想当官的人!其实我也想看看,万炮齐射,洗地江南是什么样的景象,哈哈哈。”
百官一阵唏嘘,淮西集团也算是出了一口气了。
这些日子江南集团崛起,可把淮西集团恶心的够呛。
眼下有痛打落水狗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
而李善长却沉寂了下来,朱雄英明显是不希望淮西集团太过壮大。
不过也对,帝王最重要的是平衡。
既然朱雄英已经划了红线,那不踩就是了,在规则之内,也照样能玩死江南集团。
武将只是莽,但不是没脑子!
而徐达也忙活起来了,武将兵权开始下放,官职轮换。
徐妙云报考了这次的恩科考试,走向人前从政。
徐允恭从军,徐妙云从政,徐妙清在后宫,徐家最起码还能有五十年富贵!
若是徐妙清诞下嫡长子,并且以后被立为皇太子,徐家百年富贵是跑不了了。
有了这百年的富贵,徐家壮大起来,以后也不会太弱。
安安稳稳在大明朝混个上流贵族,绝不是问题。
整个大明在朱雄英的高压下运转了起来。
官员改制,朱雄英在朝廷直接把省委班子搭好了,他们代表着朝廷的意志改革。
而且锦衣卫在四处拿人,那些反对分权的,全部被查抄。
朱雄英给了锦衣卫一个标准。
若查出来的是清官,那就革职放人,找个机会再起复。
若是个贪官,按照流程抄家问斩就行。
一时间,大明如火如荼的忙活起来。
而身处草原的李景隆,倒是载歌载舞,这把北元都整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