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秀英长叹一声,“悠悠苍天,何薄于万民!”
苍天:你了不起,你清高!你们人类自己干的事儿,反倒怪我对不起你们百姓?
朱雄英又问,“你应该也知道孤改制于官场的事情了,孤把权力分得那么散,就是希望能有更多为民的好官上来,多为百姓做些实事,把盛世的局面延长得久一些。”
“学生听说了,殿下您想的是如果天下好官多一些,大明就能河清海晏,四海太平了吧?但是学生想告诉殿下,不管权力分得多散,百姓永远过不上好日子。”北宫折雪毫不留情的戳破了朱雄英的幻想。
朱雄英询问道,“你是想说好官最终也会成为贪官?”
北宫折雪摇摇头,“不,因为好人压根做不了高官!能改变的极其有限,这就好如十个人十碗饭,倘若公正些,一人一碗,自是未尝不可,毕竟都还算吃的饱。
若是十个人八碗饭,那么可就是另外一份计较了,届时要么平分,大家一起半饱饿肚子,要么饿死两个,剩下的八人依然能一人一份能吃饱。
倘若十个人只有三碗饭,便是尧舜禹汤在世,也只能彼此厮杀一番剩几个人再说了,不是么?世人总觉得是贪官污吏使得资源分配不均,民众多苦难。
很少人理解其实是资源始终是赶不上人的增长和消耗的,贪官污吏顶多是加剧这种趋势,多半并不是直接原因,而这种趋势是历史必然的。
所以对于官员而言取舍也是必然的,你说好官能够做出取舍么?十个人只有三碗饭,他做不做好官有什么意义?再怎么四海升平,若干年后,资源必然是不够的。”
朱雄英听到这话,站了起来。
“孤竟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了?一直抓着官员不放,倒是忘了资源的分配。”
北宫折雪拱手道,“自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人就是群居的,只要群居,就会有阶级的存在,打破旧的,也有新的,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
朱雄英点了点头,“朝廷即将东征,你的看法呢?”
“学生以为,只征东瀛远远不够!记得大明开国之时,晓谕周边小国,东瀛的边上有一个琉球群岛,不远处好像还有个地方叫吕宋群岛,一只羊也是放,一群羊也是赶,不如把吕宋群岛和琉球群岛一块打下来,正好朝廷在建新都要人,这三个地方的奴隶还不够吗?”
北宫折雪应答如流。
朱雄英嘴角直抽抽,“好家伙!你比孤野心还大!”
“殿下,这三个地方打下来,第一步就是移民!殿下可别以为打下来就完事儿了,如果用奴隶来建兴都,那大明的百姓呢?地现在没多少能种,总不能让他们待在家里吧?这可不利于发展。”
北宫折雪继续开口。
朱雄英坐了下来,“你坐吧,你有什么想法?”
“把他们移民到东瀛、吕宋、琉球,让他们去开荒种地,把那里变成我大明真正的土地,至于抓来的这些奴隶,若建完新都还活着,就让他们继续当奴隶就是了,死了就算了。”北宫折雪提议道。
朱雄英嗯了一声,“安排移民确实有必要。”
“不是有必要,是必须要!只有让百姓为生计疲于奔命,朝廷的统治才会稳如泰山!”
北宫折雪语气坚定的说道。
朱雄英微微颔首,“你很不错,下去吧,孤跟你聊得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