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再进一步,称吴王
内政部审讯之后,所有细作全部就地处决。
这些人心眼太多,关着浪费粮食,做苦役怕他们搞事情。
不如送一颗炙热的铅弹,一了百了。
这也怪符合国际通用法则的。毕竟哪怕是几百年后的文明战争,也从不优待细作。
李家军内部隐患,暂时一扫空。
……
士绅代表,则是圆滑的多。
虽仅为一营指挥使,却因为外戚身份拥有了相当于大清朝“密折权”的地位。
华东第一露天矿,不是白叫的。
不如双方各退一步,士绅接受“全额纳粮”,并且放弃征粮、断案之权。李郁承诺,不宰肥猪,不摊派捐输,兵不入朱门。
李郁倒也不以为意,但是他哥韦俊得知后主动上书请罪,表示自家妹妹配不上侧王妃的名号,希望讨一封休书。
虽然放在整个帝国而言,这里的龙气比较微弱。
“尔等商人最在乎什么?秩序!”
至于说最敏感的“科举”问题,暂时搁置争议。
典礼结束后,还有更重要的事。
高端的食材,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这个道理用在冶金行业,一样适用!
近卫军团、第一军团、第二军团,以及民兵都各派出10人作为代表。
恭敬谦卑,却又十分警惕提防。
只能打顺风仗,打不来逆风仗。
这可是说到他们心坎里去了。
阴差阳错,反而解决了自围城而来城中此起彼伏的“暑热系列病症”。
江宁百姓无不欢呼雀跃,自发购买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