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教唆贵州绿营去拔驴橛子!
清初,贵州绿营仅有2万营兵。
后来,由于战事需要,这个数字飙升至4万人。
而此时,贵州全省人口只有560万。相当于同时期江苏人口的六分之一!
如果考虑税赋的话,就更寒酸了。
仅有可怜的26万两,勉强相当于苏州府昆山一县的税赋。
税赋贫瘠,人口稀少,却养着4万绿营兵,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此地的军事压力很大!
4万人的粮饷几乎全靠朝廷拨给。
吴军就在几十里外,军情如火。
王生烈身材中等,更像是個商人。
“免礼。你来告诉我们,封堵抚河或者赣江,有可能堵住吗?”
“有功分一半,有罪也担一半。”
他大声说道:
“本县再拨粮5000石、再加开拔银2万两。抚台大人有言在先,弟兄们斩贼一首级,赏银10两!要是贼官,再翻倍。”
“这两位是镇远总兵王生烈,威远镇总兵周西发。”
还有就是私下叮嘱王生烈别忘了客兵的身份,必要的时候要上点手段!
“你踏马的做的什么巡检,一问三不知。现在划船给老子去量,每3里量一次!”
抚河,虽叫作河。
哲勇觉得自己有点跟不上这位好兄弟的思路,皱眉问道:
“封堵河道,和我们眼下这一仗没关系吧?”
王生烈借着酒兴,勾肩搭背开始演戏。
当天,银车和粮车就进了军营。
这帮丘八爷是真正的救命稻草。
声若洪钟,吃饭如搏命,喝酒一口一杯,来者不拒。说话间凶光毕露。
“这仗不好打!”
以外地客商的身份长期住在一家中等的旅店里。
文举很难走,本府向来文脉不畅。故而从军,一路扶摇直上,竟是做到了总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