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雨晴书屋>女性小说>大清话事人> 第495章 复仇,荆州八旗灰飞烟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5章 复仇,荆州八旗灰飞烟灭(1 / 2)

荆州城门缓缓打开,

吊桥放下。

孙争英领头,率领徒手绿营兵整齐开出城。

并交出了自己的大印和佩刀。

郑河安对于孙争英嘴里总是提起的“先祖乃前明孙可望”并无感觉,觉得是个冷门将军。

琢磨着待打完仗再奏报陛下。

……

他骑在马上,对集结完毕的士兵们训话。

“荆州八旗弃城而走,他们走不远!”

“第2军团的弟兄们,追上他们,干掉他们!”

“万胜!万胜!”

士气高昂,军心可用。

这一次,轻步兵倾巢出动,甚至连旗帜都不带!

每个营携带一门2磅炮以备不测,炮弹仅带10发。尽量的轻装,只为了尽快追上荆州八旗,全歼他们

……

6000人,紧跑慢跑。

一路无言!

尽量节约体力。

第2军团的征战经验丰富,士兵们实际年龄不大,但是军龄不短。

郑河安骑着马,

审视麾下军队的行军表现,颇为满意。

士兵们的腰带上,挂满各种零碎。

弹药盒、刺刀、简易配套工具、棉布毛巾、葫芦

背后是干粮袋、工兵铲、薄被褥。

燧发枪在四方被褥之上横背,士兵用手拉住枪带即可。

……

吴军的携行装具经历了多次改善,武装带将重量合理分配。

腰、肩合理受力。

颇受士兵好评。

不过,

军靴却是毁誉参半。

好处是结实,防刺功能理想。

前线士兵反映,不慎踩到清军预设竹签,基本可以无视,甚至对材质堪忧的铁蒺藜都有一部分防护作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