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雨晴书屋>女性小说>大清话事人> 第499章 著名经济学家李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9章 著名经济学家李郁(2 / 2)

一级河道网一旦竣工,意味着两府从此再无内涝,从此再无灌溉之苦。

谁家要是偷奸耍滑,不出劳力。

后世子孙也抬不起头来做人

……

迄今为止,

一级河道网堪堪完成了工程总量的三分之二,动用人力数十万计,工时更是恐怖。

王六因此羞愧不已。

他花掉的200万两经费里,大部分是人工钱。

每次他去要钱

财税署的人看他的眼神就像是爹妈看待败家子,满满的恨铁不成钢。

300万两!

换来数十年苏松两府再无内涝灌溉之忧。

值得吗?

吴廷的九成官吏都认为不值!

他们不敢腹诽陛下,所以排斥王六这个不识趣的家伙。

如今,

人死账消,恩怨终成衙署内的茶余饭后。

偶尔有人提到王六,也不过是一声意义不明的叹息罢了。

……

农业署、粮食署两位署长带着麾下的精干吏员启程去了武昌。

遵照陛下指示,

湖广的粮食是重中之重。

余粮要收缴,补种要抓紧。

明年粮食能不能丰收,关系到帝国接下来的战略走向。

爪哇火山爆发导致粮食减产的情报,只在吴廷内小范围传播,防止引起民间恐慌。

天象!

太容易被有心人拿来做文章了。

……

两大因素的叠加,促使粮价应声下降。

吴国境内,

1斤大米的市面售价已经跌到了10文,和清统区米价差距之大,令人咂舌。

第1个因素(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