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雨晴书屋>女性小说>大清话事人> 第555章 乾隆被迫退位,新帝有意西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55章 乾隆被迫退位,新帝有意西狩(1 / 2)

安徽滁州州城在猛烈的炮火中宣告陷落,打着“苏鲁豫皖自卫军”旗号的江浦镇武装,欢呼着冲进城门。

滁州知州是旗人,知道即使投降了也难有好下场。

目睹城防崩溃,他就跑到衙署内赶紧上吊殉了大清。

……

胡之晃令人召集滁州士绅、商贾开会,当场劝捐以饷军费。

董员外坐在上首,享受着各个熟人眼里的诧异、谄媚。

董家以前长期在滁州山里偷挖铜矿,和本地士绅明争暗斗。如今故地重游,感慨万千。

拿下滁州之后,识时务的凤阳知府直接打开城门,降了。

如此一来,

庐州府就陷入了尴尬境地,南边是安庆吴军,北边是成色不明的江浦镇,西面是六安州规模急剧膨胀的白莲义军。

庐州副将刘黄通一边收缩兵力,一边派人向驻淮安的福长安求援。

……

江苏巡抚福长安很纠结,人在悬崖边。

处处皆敌

中原地区,至少有十几股农民起义军在活动。规模少则数百人,多则数千人。

和幕僚商议之后,他决定:

“收缩兵力,重兵守卫黄淮一线。”

“把黄河以北的烂摊子丢给吴贼。”

淮安城骑兵四出,将军令传达到各府县,导致了苏北皖北极度混乱。

各地清军一路狂奔,把撤退变成了逃亡。士绅豪强或举家北迁,或就地据守坞堡。

秩序完全崩溃。

……

庐州城,

刘黄通和他麾下的3000新军面临抉择,撤还是守?

很显然守不住。

那就只能放弃家乡,率庐州子弟兵背井离乡绕道西边撤退至徐州一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