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塞棉花最好,但这个时代还没有棉花呢。 接着倒入活性炭,不断搅拌,等培养液被吸尽后,用蒸馏水、酸性水、碱性水依次冲洗。 得到的液体再过滤一次,就是青霉素溶液。 最后还要检验是否制作成功。 将从病人患处提取的葡萄球菌放到器皿中,滴入青霉素溶液,观察几天,如果葡萄球菌只在青霉素周围生长,就说明有药效。 当然了,这些只是死板的过程,每一步都需要操作者实验、分类、记录,以备失败后重来。 霍红儿奋笔疾书,将张祯说的步骤全部写下来,又捧给她检查,看是否有遗漏。 “记得很好,很详细!” 张祯大力夸赞。 霍红儿俏脸微红,感觉自己总算有了点作用。 张仲景和华佗追着张祯问各种细节,有些她知道,解释一番,有些她不知道,只能照本宣科或含糊略过。 实际使用中也有很多注意事项,都得他们自己去摸索。 而且还有个大问题。 这么制作出来的青霉素溶液,通常用于注射,不是口服。 怎么注射呢? 难不成她还得发明注射器? 这,真的超出知识范畴了。 两位神医不知道还有另一个难点,心情十分激动,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神药青霉素,都决定开春就制,那时更好收集霉物。 直到子时,才意识到夜已深了,一起去张家客房歇息。 送走他们,张祯就准备去睡觉。 ——天大的难题也等明天吧,熬不住了。 却见霍红儿拉住她的衣袖,小心地道,“师傅,那青霉素,我能不能制?” 张祯睁大眼睛,“你想制?” 霍红儿点头,“想!” 她想早点制出来,治好更多人的伤寒。 张祯拍拍她的手,感慨道,“好姑娘!” 平日见她爱刺绣——当然刺绣也是一门值得传承的艺术,但在这个时代,制药显然更能体现个人价值。 也更能帮助到别人。 霍红儿惊喜,“师傅答应我了?” 张祯:“能给两位先生的,自然也能给你。” 霍红儿热泪盈眶,“多谢师傅,多谢师傅!” 她不会以为这是理所当然。 普通人家若有什么秘方,是会用性命去保护的,甚至为了防止泄露,传男不传女。 何况还是那样的神药。 师傅对她的好,无以回报。 张祯嗔道:“跟我还客气什么。” 她有预感,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真的要走上另一条路了。 半夏在一旁道,“红儿,我帮你!” 她没有什么大志向,只要师徒三人好好的,张家好好的,就心满意足了。 霍红儿一手揽住她,“谢谢大师姐!”
那晚去找师傅,是她这辈子做过最正确的事。 —— 次日醒来,张祯想了想,决定先去找吕凤仙。 到了大将军府也不废话,开门见山地道,“大将军,我想请台师傅帮我做点物件,不知可否?” 吕布:“有何不可?” 立刻让亲随去找台舒。 下完命令才很感兴趣地道,“什么物件?” 小道姑又有什么奇思妙想? 张祯:“大将军稍候,待台师傅来了我再说。” 吕布轻笑,“顽皮!” 左右看看,没有发现陈宫的身影,飞快伸手摸摸她的头。 公台先生什么都好,就是见不得他亲近神悦。 ——比神悦她爹还管得宽。 张祯无奈叹气,“大将军,你又对我无礼了。” 跟拍宠物似的,她想叫非礼都觉得有点言重。 吕布:“是么?抱歉!” 又叮嘱张祯,“不要找公台先生告状。” 他不想听那些烦人的君子之道。 毕竟他又不是君子。 他只是个好色的武夫。 原来老土竟是我自己,笑死 喝完一盏蜜浆,又吃完一碟柿饼,台氏父子俩终于来了。 听完张祯对玻璃的描述,台舒言简意赅地道,“能做。” 台息撩开刘海看她,一副很想说话的模样。 张祯笑道,“台小师傅有何见解?” 台息:“道长说的玻璃,不就是陆离么?用石英砂、长石加石碱烧制而成,咱们早就做过了。” 张祯:“是么?” 吕布也道,“董卓的宝物中,似乎有几颗七星纹蜻蜓眼。” 张祯疯狂运转大脑,搜索关键词。 七星纹不是重点,重点是蜻蜓眼! 这好像是春秋战国时从西亚传入的一种玻璃制品,在贵族之间很流行。 当然了,任何东西一进入华夏大地,就会带上本土特色。 华夏制作的蜻蜓眼纹饰变化多样,更为生动传神,七星纹就是其中的一种。 吕布:“你若喜爱,便全部给你。” 张祯:“不了,谢谢!” 原来老土竟是我自己,笑死。 画了几组烧杯、烧瓶的图样给台舒,让他先各做五百,要求是越透明越好。 台舒郑重道,“某尽力为之!” 张祯:“贫道听说,炼制玻璃品时成型不易,台师傅不妨试一试吹泡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