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3章(1 / 1)

张祯和颜悦色地道,“有何不妥?” 虽然韩县丞质疑她的决定,但她并不生气。 县令、县尉、主簿都跑了,韩县丞却留了下来,尽职尽责地维护着县衙的运转。 如果不是他勉强撑着,汉寿会秩序崩盘,比现在更乱。 到那时,死于民乱的人,估计会比死于疫症的更多。 单凭这一点,他就是汉寿的大功臣。 她也不可能因小事而责备他。 韩县丞抬手擦汗。 你说要开仓放粮,你还问我有何不妥?! 这事儿哪里妥当? 分明处处都不妥! 嚅嗫道,“私自开粮仓,乃是大罪!” 这是刻在大汉所有官吏骨子里的禁令。 张祯一笑,“韩县丞,你仔细看看,我是谁?” 韩县丞微怔,“你,你是靖国长公主殿下” 治疫是有可能丧命的苦差事,应该没人冒充罢? 说到这儿忽然反应过来,是了,她是奉旨治疫的长公主,陛下还许她便宜行事,确实有权开仓放粮。 他一个小县丞,在这儿胡咧咧什么啊? 懊恼得想给自己一个大嘴巴,赶紧认错道歉,“下官鲁钝,冒犯了长公主殿下,请殿下治罪!” 张祯示意侍卫扶他起来,“韩县丞忠于职守,何罪之有?” 顿了顿又道,“待此间事了,我定然表你为汉寿县令!” 韩县丞更惶恐了,“多谢殿下赏识!下官才疏学浅,见识粗鄙,只怕担不起一县之职。” 张祯也未多说,只道,“去开粮仓罢。” 在她看来,知道敬畏又能踏实做事的官员,比胆大妄为、夸夸其谈那些好多了。 韩县丞:“诺!” 拱手辞别,倒退着离开。 汉寿城虽然还算富庶,但家中存了几个月粮食的都是富户,普通百姓家里,最多有几日存粮。 像严二郎家那样的,属于小富。 在乡下有良田,在城里有店铺,虽然大多变卖了,也还有些家底,能买到高价粮。 家境不如严家的那些,已经快要断炊。 因此放粮势在必行。 但这次放粮,跟韩县丞想象中的不一样,并非打开粮仓让百姓来取,而是根据之前统计的每户人数,送粮上门。 并搭配一些药材,让各家自己熬着喝。 这样一来,她从京城带来的人手就不够用了,加上县衙里的衙役也不够,因此才会广召志愿者。 还不是所有人都要,只要年轻力壮的,也都让他们穿防护衣,早晚喝张仲景开出的预防汤药。 每天煮上几大锅,苦得很。 令张祯都想起了前世被中药支配的恐惧。 但只要能预防疫症,再苦她都愿意喝,其他人也是如此。 私下称之为保命药。

“为何如此麻烦?” 韩县丞不解。 把染疫者弄到城外沈家别院,他大力赞同。 怎么连没染疫的人都不许出来走动呢? 周羽回忆着张祯的话,解释道,“因为,城里的地面、空中都还有疫气,康健的人在外乱窜,也会染疫。而且” 韩县丞专心听着,见她忽然止住,追问道,“而且什么?” 周羽:“闲极生乱,非常时刻,不能让有力气乱的人闲着,得让他们有事可做,这样才乱不起来。” 这里面是个什么逻辑,她还没想通。 但女君说是如此,那必然就是如此。 她没想通,是她自己的问题。 韩县丞大感佩服,“殿下真是高瞻远瞩!” 周羽:“你能明白?” 韩县丞疑惑,“你不是已经解释了么?” 这位周女郎好生奇怪。 周羽张了张口,不想再跟他说话,转身去忙自己的。 莫非蠢的只有她一个人? 不,花妮肯定也不懂,只是装得很懂。 都是一个地方来的,谁还不知道谁! —— 放粮一日,晚上张祯在灯下看账簿。 简单心算了一下,哪怕逼城中大户献粮,也最多能支撑十日。 可在她的计划中,至少要隔离半个月。 韩县丞倒很乐观,“殿下莫忧,让大家省着点吃,总能熬过去!” 他经历过苦日子,深知其中的诀窍。 一碗米,如果做成干饭,只够一个人吃一日。 但如果煮成粥,能喝两日。 多加点水,能喝三日。 或者隔一日喝一点,就能拖出五、六日。 庶民如野草,纵然枯萎了,只要落点阳光雨露,便能重新活过来。 所以别说粮仓里还有那么多粮食,再少一些,也能吊住全城百姓的命。 当然了,前提是大家平均分配,没有人多拿多占。 好在长公主殿下处事公允,又带来了这么多精兵,料想也没人敢试他们的刀锋。 张祯: 既被韩县丞的理论所震惊,又觉得他有此理论很正常,很实在。 可她既然来了,就不想让大家这么苦。 令人去七仙山关隘传话,让留守那儿的精兵首领顾田,派人去找刘表要粮。 之前索要的药材,也不知道有没有送来。 张祯还传信顾田,如果刘表不给药材不给粮,那也不必纠缠,直接去找周边的诸侯求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