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年代的大明朝廷却不这么看。
此时朝廷的管理能力实在低下,对于进出口贸易根本收不上税,同时大量出口商还给大明带来了治理上的困难,故而大明朝廷在对外出口上采取抵触的态度。
加上大商人地主阶级自己有出海贸易的渠道,也希望朝廷不要开海,以打压其他小出口商。
最终朝廷的政策制定下来,严禁对日开海,但江南与日本之间的海上贸易早已经进行了上千年,民众久而相习,好多沿海的工业就是为出口日本而准备的,朝廷再是禁止生意也的做。
于是东南沿海大量的出口贸易因此也被逼迫成为了走私生意,说白了就是朝廷治理能力太弱带来的懒政。
比如场中这赵子明,后来的浙江巡抚高举给他的评价是“杭之惯贩日本渠魁”。
作为杭州对日本丝织品出口最大中转商,赵子明掌握着上百台织机,每年能向日本贩运上百船丝绸、运回上百船红铜和白银,这放在后世妥妥的知名企业家,说不定还能成为纳税大户。
但在大明的治下赵子明却东躲西藏,做点丝织品出口却天天担心被抓砍脑袋,众人看他的眼神也如同看海盗差不多。
大家见面问候之后,王文龙便在花厅中落座,许多人都来攀谈。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