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章(1 / 1)

(' 深夜,嘉羽都空了,唯有会议室还亮着灯。 姚羽站在大屏幕前,时嘉宁坐在臺下。 “建筑主体面积60平方米,一楼是客厅、餐厅、厨房和卫生间,二楼是两间卧室,东侧卧室采光很好,西侧有些背光,房间比较潮。” 姚羽边播放幻灯片边讲,时嘉宁斜靠在椅子上,右手手肘撑在桌面上,手掌拖着头,左手指间勾着一支钢笔,长指拨动,钢笔灵巧地旋转。 “所以,你打算怎么做?”时嘉宁问。 姚羽手里拿着投影仪的遥控器,被时嘉宁问住,她单手握着遥控器怼进另一只手的手心,摇了摇头:“没想法。”姚羽嘆了口气,“这种大面积的旧房改造,肯定不能每家每户一个设计,对后期的整体改造来说难度太大。” 她们现在做的旧房改造只是试点,效果好的话肯定要全市乃至全国推广。 改造项目不比家庭装修,它存在局限性。 比如说:资金和装修风格。 资金方面,在保证家装质量的前提下肯定是能省就省;至于装修风格,肯定不接受特殊要求,但是想要找到个符合大众审美的风格也不简单。 “装修风格......”时嘉宁皱了皱眉,“我觉得中国的传统家庭装修风格大同小异,比如照片上,蕾丝防尘布、红花绿叶的床单、还有木质家具,它们看似凌乱,其实也在无形中构成了一种风格,它的名字就叫——家,妈妈眼中的家。” 姚羽静静倾听,时嘉宁继续说:“如果找不到突破口我们就先找找它们的共同点,看看能不能找到灵感。” 时嘉宁从桌子中央抽出几张白纸,在上面画了些方框,然后在每个方框的左上角写上字,都写好了,她才收笔:“先把这张纸填满,然后我们在讨论。” 姚羽接过时嘉宁写的模板,看了眼,一扬眉,讚赏道:“主意不错嘛,新学的?” 时嘉宁笑了笑:“名师出高徒。” 姚羽大概猜到时嘉宁说的名师是谁了,为了不让自己成为柠檬精,她打算跳过这个问题。 姚羽低头填空,写着写着发现......也不是很容易。 细分环节太多,有些东西她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填写,磨了好半天终于写完,时嘉宁那边也停笔。 将两张纸放在一起,两人对了对。 最突出的共同点就是——“老”。 老房子,老年人,老生活方式。 想改变外形很容易,改变内心却很难,同理用在旧房改造上也是,就算他们将房子设计成超现代化,房子的主人住在里面不方便也不舒服,那旧房改造就失去它原本的意义了。 所以,在改善环境的同时保留原来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 另一个共同点就是,大家都是按照房子最初的结构来装修居住的,就是说,原本设计是长门廊现在依旧是长门廊,住户并没有打破原有格局。 尽管长门廊很不方便。 “还有,你说13号家庭比较特殊,他们家怎么了?”时嘉宁问。 讲背景的时候姚羽就顺便带了句,没有细说,现在时嘉宁问起来了,姚羽就回答:“13号家庭的妈妈患有阿兹海默癥。”姚羽想起来刘芳玲发病的场景,忍不住说,“犯病的时候还挺严重的。” ', '')(' “哦——”时嘉宁点头。 “家庭装修会对阿兹海默癥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吗?”时嘉宁问道。 “......?”姚羽歪头,表示不解。 装修和阿兹海默癥有什么关系? “就是......”时嘉宁尽力解释,“阿兹海默不就是老年痴呆,他们会忘记东西,如果我们将患者的居住环境做了大的改动,对他们的大脑不会产生刺激吗?比如,不认识自己的家或者别的什么。” 时嘉宁关註的点姚羽没有考虑过,这也点醒了姚羽。 特殊病情的患者对家装的需求肯定会有所不同吧...... ** 次日中午,姚羽正在办公室里吃泡面,小李就风风火火地闯进来了。 姚羽都来不及收拾东西,小李已然出现在她的面前。 从没见过姚总吃泡面,小李有些吃惊。 隐隐还有些胆寒。 助理岗位上任的第一天就目睹了老板的狼狈模样,会不会被炒鱿鱼啊—— 早知道就不着急了。 比起小李的紧张焦虑和激动,姚羽就淡定许多,抽出纸巾擦干凈唇边的红油,淡定地将泡面盒子放到旁边。 “有事?” 看小李激动的样子应该是有事找她,要不然他也不会在午休时间冲进来。 “嗯嗯。”小李点头,从随身带的公文包里抽出资料拿给姚羽看,“姚总,这是你让我查的荷园镇采暖清单,荷园镇之所以被停暖就是因为他们违规操作,造成采暖公司重大损失,采暖公司原本打算告对方,但考虑对方都是老年人法律意识单薄就算了,所以他们下了通知如果继续违规操作,公司就以单方面破坏合同为由限制采暖,然后就变现在这样了。” 还真让时嘉宁说对了。 小李说完,还不忘吹捧姚羽两句:“姚总,您真是神了,您怎么知道荷园镇居民违规操作啊,我就没有想到。” 让他接替方栋梁,别的没学好,拍马屁倒是学的挺快。 姚羽哼哼两声:“去捧你时总吧,是她猜出来的。” “哦。”小李笑了笑,“您和时总都厉害。” “行了,你先出去吧。” “好的,有时您再叫我。” 小李关上门,姚羽拿起采暖清单翻了翻。 是呀,时嘉宁是怎么猜到的呢? ', '')(' 想也想不明白,姚羽干脆不想了,将放在旁边被冷落的火鸡面重新拿回来,舞动叉子,吃了起来。 ** 知道了采暖问题的原因,再次召开会议的时候大家就有的讨论了。 “我的建议是,我们将住户和采暖公司约出来,谈判讨论,让两边相互理解,你们看,住户都是老人,大冬天冻着多冷啊,有了这些年的教训他们应该知道不能违规操作了吧,采暖公司也是,荷园镇人口不少,放着这么大片市场,他们就不心疼?” 很快有人反驳。 “我觉得不可行,这么多年了,采暖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其背后的问题肯定比我们想象的覆杂。荷园镇人口不少,为什么大家都没有暖气,如果是违规操作,只要抓典型采取强制措施就可以了,至于全部停暖吗?” 两个人的观点和猜测都有些道理。 大家低头讨论。 过了会儿,有人问:“那你们说应该怎么办,谈判不行,我们还有别的办法吗?供暖公司就那么一家,不找他们找谁呢?” 此言一出,会议室的气氛也变得凝重起来。 做过这么多项目,头次因为采暖问题唇枪舌剑,关键是争论半天还找不到解决方案,头疼。 姚羽沈默,她也在思考。 思考解决办法。 “难不成,让我们变出个采暖公司?” 不知是谁幽幽提了句。 很快女孩的声音就被淹没了。 姚羽却突然灵光乍现:“你们知不知道,沼气供暖?” “沼气供暖?” 大家左看右看。 似乎......听说过。 姚羽站起来,开始讲沼气供暖:“沼气是什么大家应该不陌生吧,我们生活中的沸水污水还有厨余垃圾,粪便等等经过处理就能生产出沼气。沼气有毒却也是一种能源,合理利用就能变废为宝。在农村有很多家庭自建沼气池的案例,我在想如果我们能利用沼气资源,不光可以解决住户的供暖问题,连同排污问题不就一起解决了?” 姚羽的想法有些猎奇,不过听起来似乎不错。 时嘉宁也讚同姚羽的想法,不过沼气供暖他们以前没做过,不知道操作难度和实现难度大不大。 “小何。”时嘉宁安排道,“你先搜索些资料,研究研究数据,做成文件先给我和姚总看。” “好的,时总。” 时嘉宁继续说:“姚总的想法很新颖值得探索,但我们不能只选择一条道路,采暖公司和住户的谈判也要同步进行,先这样吧,散会。”',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