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城里后,先带着罗星民王会计去了百货大楼。为此,沙罗村的颇有意见。百货大楼的货是张组长负责结算的。姜糖趁着这个间隙去找了张姐一趟。“你可来了,这么多钱呢,你说咋这么放心呢。”姜糖笑道:“张姐拿着我放心。”这话让张姐听的笑呵呵的:“一共六十五,一分不少。你数数。”“数啥啊,我信得过张姐。”“哎呦,你这小嘴哦...对了,你们村子有鸡没有,十二只。”“这么多啊。大楼里的姐姐们都这么有钱啊。”“啥啊,是楼下服装柜台的一个大姐,她儿子结婚,弄不来肉。让我帮忙问问。”“有,啥时候要?”“十天后。”“行,我回去统计下,再来找张姐。”“行。”姜糖见结完账出来的王会计后,跟他说了这个事儿。王会计本来笑着的嘴,现在笑的更灿烂了:“姜干事,前几天你妈买走了十几只,现在又要十几只,这样卖下去,咱们村里养的鸡都不够卖的。”“所以,明年多要养点儿鸡鸭。”“啥价格给他们?”“一块钱三一斤,不要票,要票,一块钱一斤。王会计要票不?”王会计刚刚在百货大楼换了些东西,就道:“不要票了,孩子这几天开学,咱们村子今年让孩子上学的不少,都需要钱交学费。”“行。”姜糖让王会计两人先回去了。自己带着孙茂民风风火火地朝着二十里铺的农场赶去。到了农场,姜糖找到了负责人,一个胖乎乎的中年大叔,正坐在办公室里算账。“大叔,您好呀!我是沙罗村所在公社的代表,我们村想购买一批甘蔗苗,不知道你们这儿能供应多少呀?”姜糖满脸堆笑地问道。大叔抬起头,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打量了姜糖一番,慢悠悠地说:“甘蔗苗啊,我们这儿是有,不过数量也不是很多,你们要多少?”姜糖一听,心里“咯噔”一下,但还是硬着头皮说:“我们村那河滩可大了,得要不少呢。大叔,您就多匀点给我们呗。我们村要是甘蔗种好了,以后肯定还来您这儿买。”大叔笑了笑,调侃道:“同志,你这小嘴跟抹了蜜似的。不过我们这蔗苗也得留着自己用呢。这样吧,我最多能给你五百根,再多可就真没有了。”姜糖一听,眼睛瞪得大大的,夸张地说:“啊?大叔,五百根可不够塞牙缝的呀!您再想想办法,多给点呗。您看我们村的村民,都眼巴巴地盼着种甘蔗发财呢,您就当是扶贫了,行不?”大叔被姜糖的话逗乐了,哈哈大笑起来:“同志,我们农场的甘蔗量也很大,而且还有任务,甘蔗是要供应糖厂,每年都紧缺,同志,你们村也是准备给糖厂供货?”“不是,我们公社准备弄个红糖加工厂,村里自己种甘蔗。大叔,以后说不定我们还会来你们农场买甘蔗呢,您们可要多种点儿。”大叔笑了:“你可真会说话。这样吧,我再给你加一百根,六百根,不能再多了。价格嘛,也给你算便宜点。”姜糖一听,虽然还是有点少,但也没办法,只好无奈地说:“好吧好吧,六百根就六百根。大叔,谢谢您了。”谈好之后,姜糖又和大叔闲聊了几句,得知农场里还有一些种植甘蔗的小窍门。姜糖忙用小本本记认真的记着。晚上回到家的时候,姜糖累的闭眼秒睡。一夜,愣是没醒过,第二天一直到八点多才醒来。这算是最近姜糖醒的最晚的一次了。
顶着一头乱糟糟的鸡窝头进了空间,可怜兮兮道:“司柠在不,有饭没有?”孟司柠进来的时候,看着神色憔悴的姜糖,心疼的一瞬:“宝,啥情况?”姜糖懒懒的抬了下眼皮子:“累的。”“噗呲,等着。”孟司柠出去后没一会儿端来一碗米粥,还有一份凉拌黄瓜,蒸的肉包子。姜糖看到吃的,才算有了精神。米粥下肚,享受的捂了一声:“太好了,这才是生活。”“甘蔗苗弄完了?”“嗯,弄了差不多两千多棵。育出来多少苗拿不准。”“我这边给你弄了两千颗。你找个时间过来拉。”“两千颗,你咋买那么多?”“我还有两千块钱就到一万了,消费一万我能开店。这两千我也准备给你买成甘蔗苗。你说我开个啥店好?”“农产品啊,红枣,我这边到了秋季会有许多红枣,菌菇。”“我还有果树,做农产品也行。对了,之前你给我的那些挂面我卖出去了,卖了六十五。”“你现在这个身份最好别在本地做这种个人买卖的事儿。”“知道知道,这钱你拿着。”“挂面就是留着给你吃的,我不要。”“你天天给我买那么多东西,已经够了,这些你拿着。”“钱你拿着,姐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不是,你现在怎么老拿这句话刺激我。”“我没有,我不是。”“得,不要拉倒,那这些甘蔗的钱你得收着,那是沙罗村给的。”“行。”于是又过了两天,姜糖又找了个理由,带着人跑到市里拉了一趟甘蔗。现在甘蔗有了,孙队长找了个地方让红英婶子开始育苗。剩下的人继续加高河滩。姜糖终于有了休息的机会。这天睡了个大懒觉,早上喝了一杯现冲豆浆,还有之前在申洲买的早餐。一边吃着,一边带着猫狗去后院去解决生理问题。平日里不怎么在意的后院,现在一看,许多蔬菜都长的很旺盛。她都不知道她妈都种了什么,不行有机会还得让刘秀兰同志过来指导指导。算算时间,她妈这会儿应该上班了,学校开学了。昨天她就看见村里的娃儿背着书包去上学了。时间过的可真快。姜糖想着今天能在家里悠闲的休息一整天。晚上准备和司柠约着吃烧烤呢。结果十点多的时候,罗队长找了过来,商量能不能借用她家房间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