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雨晴书屋>时空穿越>万界征战之召唤猛将> 第1260章 房谋杜断 齐国——齐文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60章 房谋杜断 齐国——齐文姜(2 / 2)

李世民建立文学馆时,用杜如晦为从事中郎,为十八学士之首。

玄武门之变时,杜如晦与房玄龄参与策划,事成之后,二人功居首位。

李世民即位后,杜如晦获封蔡国公,累迁尚书仆射,与房玄龄同心辅政,为唐选拔人才、制定法度等。

房玄龄善谋,而杜如晦处事果断,二人因此被称为“房谋杜断”。

后世将杜如晦与房玄龄作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

贞观四年,杜如晦病逝,年四十六,追赠司空、蔡国公,谥号“成”。

贞观十七年绘像于凌烟阁,位列第三,比房玄龄的位置还要高。第一个长孙无忌,第二个李孝恭,第三个杜如晦。

第一个还是李世民的大舅子,第二个是李世民的堂兄弟,只有杜如晦是个外姓之人。

杜如晦小时候聪慧有悟性,喜欢和人谈论历史、文学方面的知识,隋朝大业年间。

杜如晦被征为预备官员,礼部侍郎高孝基对杜如晦非常器重,对他说:“你有应付事态的才能,应该作为国家的栋梁,希望你能坚持住这份美德。我想先让你做个小官,就是俸禄少点。”

于是用杜如晦为滏阳尉,但不久之后,杜如晦便弃官而回。

李世民对杜如晦评价说:或材推栋梁,谋猷经远,绸缪帷帐,经纶霸图;或学综经籍,德范光茂,隐犯同致,忠谠日闻。

而杜如晦的好朋友对杜如晦的评价也十分高。评价杜如晦聪明识达,王佐才也。

杜如晦在历史长河中,众人对他的评价也相当高。

曾国藩也曾经说:古人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