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雨晴书屋>时空穿越>万界征战之召唤猛将> 第1329章 强大的司马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29章 强大的司马懿(1 / 2)

第1329章强大的司马懿

司马懿戎马生涯,特别是后半生,几乎都在行军打仗。

和诸葛亮不知道交手了多少次。

是三国之中,是唯一一个让诸葛亮感觉相当棘手的人物。

几次出手,互有胜败。

除军事方面外,司马懿在魏明帝大修宫室之际他也加以劝谏,魏明帝驾崩后他奏请罢修宫室,雕玩物之人力,节用务农,使天下欣赖。

识拔人才上,司马懿从寒门中提拔了邓艾、王基、州泰等人才,如虞预所说,经略之才可谓远矣。

经济上,司马懿在上邽兴屯田,京兆、天水、安南兴冶铁,穿成国渠,筑临晋坡使雍凉足足食,并有余力供给关中不足。后来又大兴屯田于淮北,穿广槽渠,这些作为不但厚植了国力,也为日后西晋统一九州奠定基础。

司马懿在推广屯田,特别是军屯事业上有很大的建树。约在建安二十三、四年,司马懿由转为丞相军司马后,向曹操建议:“昔箕子陈谋,以食为首。今天下不耕者盖二十余万,非经国远筹也。虽戎甲未卷,自宜且耕且守。”

曹操行之。魏国一时“务农积谷,国用丰赡。”

《晋书·宣帝纪》曹魏和吴、蜀对立地带的两大军屯基地的开创,都和司马懿有关。

曹魏和蜀汉的邻近地区,如长安、槐里、陈仓、上邽等地,都设置有民屯和军屯组织。

其中,上邦的军屯最著名。这个军屯基地是在太和四年由司马懿上表倡议建立的,《晋书·食货志》称:“宣帝表徙冀州农夫五千人佃上邽,兴京兆、天水、南安盐池,以益军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