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雨晴书屋>时空穿越>重建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空母舰> 第567章 完全不同的态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67章 完全不同的态度(1 / 1)

自己有挂的事情已经不用隐瞒,那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在钱浩明面前不用打马虎眼,他是一个实诚人,给他一个准信也无妨。三年后,新的技术到来,肯定会有很多地方需要钱浩明帮忙。除了第一代航空母舰方墨可以独自搞定所有事情,后面的航空母舰他都请了人一起搞研究。而且!第一代航空母舰,那也是有庞志国他们那些优秀的科研专家帮着施工,方墨只是解决了技术问题。现在还不知道宇宙战舰有多大,相关配套会有多少东西,唯一可以肯定的一点,方墨会需要全世界科学家的支持。宇宙战舰的相关配套恐怕不会是夏国一国之力能搞定的。毕竟!建造空天母舰所消耗的物资已经是夏国举国之力都掏不出来的。其中只有不到十分之一是夏国产的,有六成来自系统,剩下的是在国外采购。宇宙战舰更加先进,对材料的要求更高,从而对基础材料的需求会更大。很多非常牛逼的材料都是从基础材料里面提取出来的。如果宇宙战舰需求的材料可以在蓝星上面搞出来,其必然会消耗天文数字一般的基础材料。蓝星现在的科技能力从其他行星运送物资的效率太差太大。按照系统这些年的尿性,它应该不会给一个,方墨十几二十年都搞不定的项目。也就是说!宇宙战舰的材料,极有可能是在蓝星上面发掘,具体要怎么组合,使用哪些基础材料融合。这些东西只有等宇宙战舰的技术资料到来才能知道。想了想,方墨觉得有必要做一个材料方面的发展方案。蓝星其实还有一些地方是人类无法踏足的。地面以下!!按照岩层划分,人类对蓝星的开发连地壳都没有完全突破,越往下挖难度越大,越往下挖必然会出现一些以前没有的物质。蓝星存在了几十亿年,人类出现在蓝星上面也不过区区几万年,对蓝星的了解几乎可以说是皮毛。蓝星从诞生到现在,它经历了多少事情人类不得而知,它内部的物质经历过多少次的变化,人类也不得而知。或许,在蓝星地下会有更多物质,如果把那些物质研究透彻,人类的科技必然会有很大的突破。不只是蓝星,月球也有非常大的挖掘潜力。那可是从很远的星域刚过来,在46亿年前跟蓝星来了一次狠狠地撞击。蓝星从诞生到现在,经历过最大的创伤就是月球。月球里面必然会有很多蓝星没有的物质,也必然会有很多值得挖掘的东西。至于破坏什么的……那些环境保护组织宣扬的一些东西……方墨纯当他们是狗屁!茫茫宇宙中,人类并不是唯一。而且!据方墨现在掌握的情报,人类很早以前就被一个外形族群盯上了。鹰酱捡到的UFo和外星人尸体就是最好的证明。看似和平的蓝星,其实早就被人瞄准,以前不团结,各个国家相互制肘,整体的发展速度很慢。现在是联合政府的时代,整合全蓝星的资源一起发展,科技进步的速度必然会很快。科技越发达,造出来的东西越多,也必然会引起更多的外星种族发现。什么时候对蓝星发难由他们说了算!方墨不喜欢这种被人盯着没有能力反击的感觉。
他要做盯上了别人,别人还不知道的那条眼镜王蛇!所谓的环境破坏,在方墨眼里完全就是放屁。他要的是科技发展,要的是反制别人,要的是夏国万世永昌!很快!一份方墨做好的材料放到了李乘风面前。看到封面的标题,李乘风直接愣住。关于地月深层探索执行计划书!这个标题的关键词是执行计划书!!上次的太阳系防御系统可不是这样的标题。那次是,关于太阳系防御系统建议书!执行计划书!建议书!那是两个不同的意义。建议书就是我提出建议,你爱做不做。想做就做,不想做,方墨也不会追究。执行计划书,就是你一道命令,是必须要完成的事情。不管有多大的困难都必须完成这项计划!“这次的措辞这么严厉?”李乘风神色凝住,翻开计划书仔细看了起来。仅仅看了几页,李乘风就明白方墨为什么会使用这么严厉的措辞。这份计划书关系到的是人类科技的高度。材料学!没有顶级的材料,有再好的构想都无法实现。只有把材料搞起来,人类才能有更好的未来,宇宙星空才能真正的向人类敞开。方墨对这项计划格外看重,李乘风的态度也严肃起来,很认真的把计划书看完。以他的能力有很多东西看不懂,却不妨碍他召集专家团队研究。很快!各个学科的学术专家到达联合政府总部,他们在各自的专业上面都有顶尖的能力。方墨做出来的计划基本没有太多需要修改的地方,只有一些细节方面的东西需要配合当地情况进行微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份执行计划就被确定下来,给各个地区的相关部门发去。联合政府的执行力是毋庸置疑的,任务下达,各部门全力配合,有技术问题的解决技术问题,有社会问题的解决社会问题。仅仅三个月时间,计划开始实施,各国地质团队从选定的地方探索,往蓝星和月球更深的地方挖去。最初的计划就要到达三万米的深处!这个深度是地壳的深度,再进一点就要到地幔,那里是人类从未到达过的地方!地下深处有什么?这是所有人都好奇的事情,却因为以前各干各的,相互之间有保密条例,一国之力很难干出像样的成绩。现在不同了。联合政府的时代,各国之间的探地技术都在交流。有交流才会有技术的进步,探地计划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并很快就达到了以往的最深记录。联合政府的专家团队一交流,发现以往的最深记录,并未达到大家的极限,进一步开挖很快做好计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