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挺好的,”林女士对隔壁的布局还有些印象:
“怪不得当初我觉得这和咱现在租的店格局对称,几乎一模一样,原来中间可以打通的。”
林女士比陈舟更能注意到生活中一半一半的事情。
这是独属于她的均衡美感。
陈舟对老婆的审美表现出欣赏,他附和道:“我就喜欢对称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
社区食堂的小份菜,经历几天的筹备,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
陈舟也在当天早上七点半,刷新了本次的情报。
他将定向情报给到了食客动态。
“本次情报档期内,早餐顾客再次来到中午品尝小份菜的比例为22%。拥有消费意愿的则占比77%。”
将消费意愿全部转化成功,只有店里目前的规模是不够的。
但百分之二十左右的人能在中午过来品尝小份菜,这已经可以把生意做起来了。
食材快讯和市场消息方面,没有什么需要额外注意的内容。
老家表叔那边,解决了板栗滞销的事情。
他已经给陈舟打了3500块钱过来,但情报提到他正在帮别的种植户走出同样的困境。
还有就是卖香料的黄药师大姐,也有一条情报。
这个姐姐在帮永嘉生鲜寻找合适的新址。
暂时都不需要陈舟的参与。
陈舟把精力放在了小份菜的准备上。根据情报提示,他也没有做太多。
...
等到十一点前后,已经有顾客在店里等着了。
做的不是预制菜,肯定得挨个出锅。
群友“我不是吃货”在等最后的那份烧茄子。
我不是吃货,即使到了十月份,仍然穿着二股筋背心,当然,在外面披了件外套。
他的生活相对简单。
衣服也好,日常购物也好,理发也好,吃饭也好。
只要认准了一家不错的,
就会一直回头。
包括他这二股筋背心,其实并不是只买了一件,已经连续买了好几次了。
可惜那家店后来黄了。让他遗憾好久。
对于社区食堂,“我不是吃货”的想法也是如此。
他当初被路边的包子所吸引,然后就一路跟着店老板从摆摊吃到开店。
他最钟爱的,确实是鲜肉包。
“我不是吃货”也怕现在的社区食堂黄了——万一老板生意决策失误,那可就坏了。
所以无论是在群里的回应,还是今天来店里等着吃饭。
都有点给陈老板捧场的意思。
霍子博觉得,自己真不是吃货。
但今天的小份菜也真的很出乎他的意料。
味道非常不错。
他和昨天在群里说的一样,点了卤肉和烧茄子。
卤肉和肉夹馍,霍子博都在店里吃过的。
所以打了饭之后,他先尝起烧茄子。
社区食堂的茄子做法,先拍了生粉过油炸过,主要调味用了酱油。
所以,烧茄子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油亮深浓,酱色浓诱人。
他点菜的时候认真观察过:
餐盆里的茄子,一块一块都包裹着浓郁的酱汁。
勺子搅上去,甚至不用自己上手,都能感受到茄子粘稠的流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