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菜时,不可避免的会有丁点烧茄子酱汁滴在餐盘格子边缘。
琥珀色的油汁,泛着亮光,在霍子博把餐盘端到桌子的短暂路途上,正缓缓滚向小格子的底部。
留下一道淡淡的印记。
烧茄子里,还点缀了一点蒜末和香菜。
让整道菜在视觉上不那么单调。
霍子博觉得,这烧茄子有点不上相。现场看到的比昨天在群里看到的,强多了。
主要这个嗅觉体验,也是照片给不了的。
非常诱人的焦香和油香,以及蒜末被热激发出来的蒜香。
三者巧妙的结合在一块,让人有些迫不及待。
我不是吃货找地方坐下,赶紧品尝起来。
入口之后,烧茄子表面那层酱汁,先提供了扎实的咸鲜底味。
茄子除了外壳微脆,带有一丝焦香,
触感上,还能体会到茄子表面的虎皮褶皱。缓缓摩擦着口腔上的皮肤。
咬开,牙齿立即陷入了软糯绵密的茄子肉当中。
浓郁的酱汁味道、茄子本身的底味,相继在口腔绽放。
最后,起着点缀作用的蒜末,化解了油腻。
只让人满口生香,忍不住要紧着来上一口米饭。
霍子博认为,就靠这手烧茄子,社区食堂的小份菜也能开很久。
我在担心个什么劲儿啊,他心想。
扒了几口饭,我不是吃货也想起来在群里发一下:
“邻居们,吃上小份菜了啊,味道非常棒,吃过店里的包子的,就放心来吧。懂的都懂。”
至于不懂的,霍子博也不想解释了。
干饭优先。
...
除了小份菜之外,社区食堂的包子也在继续售卖。
店里的座位没有增加,以至于中午时段,也根本不够用。
好多人都得带走。
社区食堂买的餐盒品质向来不低,成本也不低。
陈舟的想法是,除了保证用餐品质,用餐过程中的体验,也要尽量保证好。
吃饭,不是一个孤零零的事件。
和谁吃,在哪吃,用什么吃,都很重要。
当然,如何保证质量还降低采购成本,这就交给后续的情报了。
...
中午生意快要结束的时候,店里又迎来一位熟客。
陈舟的老朋友,余少春。
应该是秋天的阳光晃眼,大爷还戴了一副小墨镜。
打扮得很潮。
他进店后,把墨镜塞进衬衫口袋,打量起店里新上的小份菜。
“嚯,看着还不错啊。”
余少春评价。
陈舟跟他打招呼道:“来了啊,余大爷,有段时间没看见你了,中秋前给你寄的月饼尝了没?”
“还得是大五仁的经典老味儿!地道!”
余大爷先回应陈舟之前寄来的月饼。随后说了说最近的事情,他又在收集老玩意。
有钱老头的生活多少有些朴实且枯燥。
古董方面,陈舟插不上话,所以还是问起对方的来意:
“大爷,今天是吃包子,还是尝尝店里的小份菜?”
除了老东西,余少春也喜欢接触新鲜事物。
“那今天不吃包子了,给我打一份饭菜吧。”
陈舟也炒完菜了,亲自给他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