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余大爷爱吃腌黄瓜,这不在小份菜的点餐区域。得单独占一个小格子。
余少春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
“我就好这口儿。”
陈舟笑道:“知道,腌黄瓜要是不够您就说话啊。”
...
余少春今天到店的时候不算早,慢慢悠悠吃完,陈舟都快闭店打烊了。
他老人家有点感慨:
“你这小份菜,让我想起当年的一位朋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
大爷挺有意思。
这时候,正是一副你问问我,我就给你讲讲,但你不问我,我自己也会讲的表情。
陈舟还是跟几名店员,表现出来洗耳恭听的态度。
这么大岁数,没必要逗他。
“您说。”陈舟道。
余大爷回忆起来:
“广福楼你们知道吧,海滨市之前的一个老字号饭店,当然,现在黄了。但在30年前可是上过外国纪录片的。人老外专门过来取材拍摄。”
余大爷一开口就是三十年前......陈舟笑道:
“您老倒是说点我出生后的事情。”
余少春瞥了小朋友一眼,继续说道:
“他们那大厨也是从卖盒饭开始的,那小饭菜做得味道特别棒。”
听余大爷前后描述的意思,他这位老朋友几十年前名噪一时,不仅在当地有名,还作为中餐的牌面,登上了外国纪录片。
陈舟估计,这位前辈绝对是大师级别的人物了。
也不让余大爷白来一趟,陈舟笑道:
“这位老师现在在哪啊?您给我引荐引荐。”
余大爷结交的朋友很多,已经给陈舟引荐过多位了。
老话讲,帮过你一次的人,还会帮你第二次、第三次。
陈舟觉得自己的大师之路,还得多经历,多见识,关于炒菜方面的提升,可能就应在眼前的余大爷身上了。
但是这次,余少春表示有点为难。
“不好办,小陈,这事不好办,”余大爷解释道:“别的倒还好说,主要他已经死了。”
余少春说着过去的人去世的事情,脸上一副云淡风轻。
可能岁数大了,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多了,就不觉的是什么大事了。
陈舟惋惜的同时,心想,确实有点为难余大爷。
第161章陈桃桃的伤春悲秋
“还是您老豁达。”
“人都有完蛋那天,”余少春点笑着说道,“要不我为什么喜欢老物件呢,里面都有故事。”
陈舟想着自己情报上偶尔也能刷出来点古董,他向余大爷发出邀请:
“哪天有机会,再跟您老一块转转。”
“没问题。”余少春乐意和年轻人一块。
...
忙完生意之后,店里简单开了一个小会。
主要是在小份菜实际经营上,陈舟想听听三位店员的意见。
因为掌勺这块,是他自己负责的。
而从食材的采买、切配,以及后续的盛饭、售卖,都分配给了小师妹他们三个。
郑阿姨仍在后厨。
她今天是盛菜打饭的大姨。
她觉得现在小份菜品种不多,厨房用来摆放小份菜的位置属于将将好好,再多几道菜可能就得摞起来。
因为做了小份菜,她中午这段也不用包很多包子,上午准备出来的就足够了。
当然,郑阿姨少不了以员工福利给儿媳妇捎回去一份尝尝。
子涵妈妈工作日上班,没空过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