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考历史,还是考诗词歌赋,治国方针,徐妙云都有把握。
朱棣点了点头,“好吧,那你去应考吧,不过要记得别用真实身份,不然恐怕有人会说你走后门。”
“臣妾心里有数。”徐妙云微微点头。
徐妙云在直隶这边考试。
马秀英也得知自己这个儿媳妇去参加恩科的事情,不由得升起了好奇心。
让人盯一盯徐妙云的卷子,考完之后送上来。
随着七月的到来,第一场初考召开。
就三个大题。
《请站在皇帝的角度上,对大明安排兵马布防位置,并写出理由》
《请站在皇帝的角度上,如何与民更始才能实现最快经济腾飞》
《请站在一个知县的角度上,如何把一个贫困到连盐都需要去借的穷县,实现一年经济复苏,三年全民小康,五年走向富饶》
【注:可任意作答,万般皆不追责。】
这恩科考试的考题一公布出去,无数人头皮发麻。
三道大题,两道从政,一道从军。
这还只是初考啊。
不过,可以随便作答,不管写什么都行,哪怕写出大逆之言,朝廷也不找后账。
因为朝廷现场算账,从不找后账。
恩科一开,朱雄英就带着李善长到镇上来明察暗访了。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真希望熙宁之治能够出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盛景啊。”朱雄英看着镇上官兵戒严,为考试保驾护航,就不经感慨。
李善长躬身道,“大明在陛下和殿下的改革带领下,必然能够实现这般盛景。”
朱雄英询问道,“李相国,你知道孤为什么要改革吗?”
“改革,是为了进步,不破不立,破而后立。”李善长回答道。
朱雄英嗯了一声,“改革,是时代的最强音,是发展的动力源,就是要用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打破旧有的枷锁,构建起通往美好未来的桥梁。
所以,孤用强硬的手段,推动了改革,在这浩浩荡荡的改革进程中,孤希望君臣携手,一起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辉煌篇章,李相国你觉得呢?”
李善长回答道,“臣愿随殿下继往开来。”
两人谈话间,就来到了一处酒楼坐下,静等考试结束。
岂料两人刚坐下来,小二便道,“二位,你们来晚了,科考都开始了。”
朱雄英一愣,“啊?”
“你们要是昨天来,还能有代笔替考的,考试都开始了,来不及了。”小二这话一出,把李善长吓得冷汗直冒。
看来这小二是误认为李善长带孩子来参加科考的。
“代笔替考?我记得考题是开考十天前,用八百里星夜加急密封送到各地,考试当天才能打开,如何暗箱操作?”
朱雄英疑惑的询问道。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