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1章(1 / 1)

长兄就是自幼体弱,才会被疫鬼找上。 卖了乡下十几亩良田、城里的针线铺,也没能救回他的命。 娘去照顾他,也遭遇了不幸。 白氏:“二郎放心,我省得!” 馨妹和小郎就是她的命! “二郎,你在外也要多加小心!” 如今外面乱得很,不仅有疫鬼,还有烧杀抢掠的贼人。 官府也管不过来。 严二郎:“长嫂不用担忧,我身子健壮,不怕的。” 白氏踌躇片刻,还是道,“二郎,我仿佛听说,南边的莲花山那儿有小路,能出去。你,你多给我们找些吃食,然后就走罢!” 疫气不知多久才能散,总不能一家人全耗死在这儿。 她带着两个幼儿,走不了,但二郎还能走! 不能再拖累他了! 照顾他们这么久,已是仁至义尽。 隔壁吴老四家,疫病一起,他就丢下爹娘妻儿,自个儿跑了。 跟他比起来,二郎是个多好的人呐! 严二郎苦笑,“有人去过,也有兵将守着,走不了。” 如果能走,他早带着长嫂和侄女侄儿去了。 白氏忍不住哭道,“天耶!这是要我们全死在这儿!” 若是染疫,也就认了。 可他们明明没有染疫! 严二郎曾经也哭过,骂过,这时却只余平静,“长嫂莫哭,别吓着孩儿!” 哭无用,骂也无用。 他若是刘表,只怕也会封死汉寿。 谁敢让疫民出去? 要怪,只能怪他们命不好。 白氏见女儿惊恐地看着自己,儿子也睡不安稳,赶紧停住。 但还是道,“二郎,若有生路,你尽管去,不用管我们!” 严二郎:“长嫂不必再多言!咱们要生一道生,要死一道死!” 家人要是都死了,他一个人又怎么活得下去! 话音刚落,忽听远处传来锣声。 忙跑到门口细听。 “靖国长公主奉旨治疫,勿慌勿乱,各安其家!” “勿慌勿乱,各安其家!” 不由怔住。 什么叫奉旨治疫? 还有人,会来管他们?! 还说是奉旨? 可皇帝远在长安,怎会知道汉寿有疫? 就算知道了,又怎会派人来治? 躲还来不及呢! 白氏听不太清楚,在堂屋里高喊,“二郎,二郎,怎么回事?” 声音中充满了恐惧。

她想起小时候听过的一个传言。 某地有疫,官府派人进去,把所有人都杀了,不管有没有染上疫症。 之后放火烧城。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尸体全部烧成灰,疫鬼也烧死了,除尽疫气。 严二郎怔怔地回来,“说是靖国长公主奉旨治疫,让大家别慌。” 白氏:“靖国长公主?” 严二郎:“是。” 顿了顿,又道,“朝中好像只有一位公主,还不姓刘,姓张” 白氏蓦然提高音调,“火炕娘娘?!” 严二郎:“没错,靖国长公主,似乎就是火炕娘娘!” 他们这儿没有炕,但火炕娘娘的传说,他依然听过。 白氏喜极而泣,“火炕娘娘来了,咱们有救了!” 馨妹好奇地道,“火炕娘娘是谁?” 白氏一把抱住她,又哭又笑,“是位救苦救难的贵人!儿啊,咱们能活了!” 她一定好好抚养儿女长大,再帮二郎成个家,告慰夫君、婆母在天之灵。 要好好的哦 严二郎却没白氏那么乐观。 火炕娘娘的传说,不可全信。 他早发现了,人们传话时,总喜欢添油加醋,传来传去就变了样。 比如有人说,火炕娘娘全身冒火,眼睛里都是两簇火苗。 这怎么可能是真的呢? 同理,火炕娘娘是否真的体恤庶民,也值得怀疑。 毕竟,他见过的贵人,没一个把庶民放在心上。 庶民死在他们面前,他们大约也只会嫌弃庶民弄脏了路。 “踏踏踏!” 门口忽然传来阵阵马蹄声,像是有许多人骑马经过。 严二郎跑到门后,小心地透过门缝往外看。 确实有很多人经过。 而且都穿着奇怪的衣服,通体灰白色,全身罩住,口鼻处也遮着小巧的布巾。 他们也知道疫气无孔不入么? 再往后瞧,恰巧对上一双明媚的眼睛。 眼睛的主人是花妮,骑在马上东张西望,看到他愣了愣,脆声道,“小郎君,先不要出门,在家等着!” 严二郎想回话,但不知为何,张口却无声。 那就等着罢。 他倒要看看,会等来什么。 约莫半个时辰后,大门被敲响。 “有人在家么?劳烦开开门!” 严二郎略一犹豫,拿开了门闩。 只见门外站着六个人,为首者是名年轻女郎,因系着小布巾,看不全面容,只能看出眉目清秀。 跟在她身后的五名男子高大健壮,腰间仿佛还佩着刀。 “贵客临门,有失远迎,快快请进!” 他觉得再是有疫气,也不能失了礼节。 半夏没想到他这般镇定,温和地道,“小郎君多礼了!我们跟着长公主殿下,从京城而来。敢问郎君,家里可有人染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