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9章(1 / 1)

本是想借此事破张祯的金身。 谁知最终被破金身的是刘表。 还搭上他们。 诸位义士,请! 张祯一路疾行,并不知道祢衡、杨修等人立下这么大的功劳。 如果知道了,肯定对刘表幸灾乐祸地问上一句,弄巧成拙的滋味咋样,美不美? 某日中午,队伍终于到达汉寿城五十里外的七仙山。 这儿有处关隘,能扼制住通往外界的大路。 刘表在此驻了一支军。 附近的山路小道,也有兵丁把守。 华夏古代早已意识到,治疫首重隔离。 虽然看似残酷,却是必要的措施。 守军将领远远的看见张祯车驾,忙率人迎出。 “末将庞茂,参见长公主殿下!” 他并没见过张祯,但长公主亲赴汉寿的消息,早已传遍荆州。 张祯骑的是雪龙,并未下马,沉声道,“免礼,疫症如何了?” 庞茂神色黯然,“启禀殿下,越来越严重。” 冲关的人数,一日比一日少。 十多日之前,还有数千人冲关,现在只有数百人。 希望他们是意识到冲不出去,因此不再来做无用功。 而不是已经染上疫症,无力远行。 张祯极目看去,看到关卡另一侧的山谷里,倒着许多尸首。 身上好像还插着箭矢。 庞茂沙声解释,“那都是不听劝的。” 他也不想杀平民,但没办法。 疫民出去,整个荆州的人都遭殃。 张祯深吸一口气,既没有夸他忠于职守,也没有骂他冷酷无情。 庞茂又艰难地道,“殿下,你们若是进去了,若是染疫,末将,末将也不能放你们出来!” 张祯:“我知道!” 庞茂抬头看她,又猛然低下去,大着胆子道,“殿下三思!” 他出身普通,只是个不受刘表重视、没有前途的小将领。 否则不会被派来干这种苦差事。 他也不明白上头那些盘算,但他知道,敢亲来疫区的贵人,从古至今只有张祯一个。 若是死在此地,未免太过可惜。 张祯心说你人还怪好嘞,微微点头,“三思过了!” 扬声道,“下马,换装!” “诺!” 从医者到精兵,都应声拿出灰白色的防护衣,快速换上。 庞茂看得呆了,“这是何服饰?” 说孝服不像孝服,说寝衣不像寝衣。 脸上的小布巾也很怪,用料俭省,只遮住口鼻,用两根带子系在耳上。 张祯:“防护衣。”

让人给他拿来一套,“你们也可照着缝制。” 庞茂谢过她,迟疑着问道,“能防疫症?” 张祯:“防一部分,不能全防。” 这也很厉害了! 庞茂小心地收好,又指向一群精兵,好奇道,“他们为何不换?是防护衣不够么?” 张祯看他一眼,“不是。他们不进去,留在这儿帮你。” 留一千精兵在外,是她出发前就想好的。 这一拨留五百,后面那拨再留五百。 庞茂一愣,“帮我?不用不用” 说到这儿忽然反应过来,有些难过地道,“长公主殿下,末将绝无害你之心!” 张祯安慰道,“庞将军,莫要多想。” 心说你看着虽然像个好人,但好人也会做坏事,还是得防着些。 何况谁知道刘表会不会又出昏招。 这却是她想多了。 刘表现在忙着保老命,哪有空管她。 “神悦!” 山坡上遥遥传来一声呼喊。 庞茂看去,“殿下,那人自称医者,还说是你同族” 心情太激动,忘记告诉长公主此事了。 不等他说完,张祯已又惊又喜地跑过去,“二伯,你怎么来了?!” 来人自然是张仲景。 她派人去找这位二大爷,只是为了描述疫症、求取药方,不是请他亲自到场。 方才没看到她派去的使者,以为是还没到。 不想连二大爷都来了。 但张仲景此来,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 若连亲临疫区的勇气都没用,又怎配被后世称为医圣? 张仲景快步走下山坡,“你来得,我为何来不得?” 他上山,是为了登高远眺汉寿城。 虽看不到城里,也能看到外面可怖的情形。 华佗看到他,也走来相见。 知己重逢,本是高兴的事情,但此时谁也笑不出。 问候两句,便叫上陈太医、罗太医、刘太医等人,讨论疫症,敲定基础药方。 张祯在一旁默默听着。 说到古代瘟疫,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天花。 但实际上,天花在华夏的首次大流行,是在南北朝时期,此前虽然已经传入,并未形成大疫。 汉寿疫症,主要表现为咳嗽、高热、气喘、呕吐、腹泻。 发病急猛,具有强烈的传染性,严重者气绝而亡。 华佗和张仲景都判断是伤寒。 这也符合历史记载。 东汉末年的瘟疫,确实以伤寒为主,在现代医学中属于乙类传染病。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军中爆发伤寒大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